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9:上巳

余梦楼 故乡读书会 2022-10-15

如果你喜欢本文,敬请转发;如果你愿意持续分享,敬请关注


故乡读书会






  ◆  ◆





    



余梦楼



    


【作者简介】

 

  

      李全修,出生于1940年,武汉市汉南区人。1960年于黄石师专毕业后分配至刚创办的黄石市教师进修学院(黄石教育学院前身)担任中文教师。1962年进修学院下马,进入大冶师范学校,先后任教员、教研组长、副校长,直至退休。被评为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,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,获曾宪梓奖;曾参与若干项省级中师教育研究课题,发表若干论文并获奖,主编《语文教学艺术》一书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1991-1993年度著作二等奖;曾被《师范教育研究》作为首位封面人物。著有《古诗赏读》等多种。

       

  


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9:上巳

文|李全修


  

农历三月上巳(sì),又称元巳,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。上巳本指每月上旬的巳日,后来专指三月上巳,定为上巳节。汉代以前,上巳必取巳日,但不必三月初三;自三国魏以后,一般习用三月初三,但不一定是巳日。

上巳节的风俗主要有水滨祓禊、春游欢会、曲水流觞。


 (明·钱谷:兰亭修禊图卷)



 水滨祓禊


上巳最主要的风俗是到水滨洗濯,洗去宿垢,称为祓禊(祓音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;,古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),又叫修禊。因为修禊的目的是为了清除不洁、除灾求福,所以上巳又叫“上除”。《初学记》载三国魏·徐干《齐都赋》云:“青阳季月,上除之良,无大无小,祓于水阳。”

汉·应劭《风俗通义》卷八《禊》云:“《周礼·女巫》掌岁时以祓除衅浴用芳香的草药涂身或熏身,并以之和汤沐浴洁身。禊者,洁也。春者,蠢也,蠢蠢摇动也。《尚书》:‘以殷仲春,厥民析。’言人解析也。疗生疾之时,故于水上衅洁之也。巳者,祉(福)也,邪疾已去,祈介(祈求)祉也。”可见上巳祓禊是一种带有祭祀仪式性质的清洁身体的卫生活动。从所引《尚书》的记载,说明水滨祓禊之俗至迟在商代就已有了。

汉代,水滨祓禊仍然是上巳重要风俗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三记戚夫人与高祖“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”。举行祓禊活动时还要“张乐”(盛大的音乐演奏),说明皇家对这一节日的重视。所奏乐曲经晋宋南朝刘宋至唐,传为《祓禊曲》。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云:“是月(三月)上巳,官民皆絜(同洁)于东流水上,曰洗濯祓除,去宿垢疢chèn,疾病,为大絜。”东汉张衡《南都赋》曾描写其盛况:“于是暮春之禊,元巳之辰,方轨齐轸(车辆并行),祓于阳濒。”杜笃有《京师上巳篇》,是现在所见最早以“上巳”名题的诗作,不过仅存“窈窕淑女美胜艳”、“妃戴翡翠珥明珠”这两个断句了。

三国魏后,祓禊定在三月初三,诗云:



迟迟暮春日,天气柔且嘉。元吉隆初巳,濯秽游黄河。(西晋陆机《三月三日诗》)

三阳暮,元巳初。皇心眷乐饮,帐殿临春渠。(南北朝·刘孝绰《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》)

上巳惟昔,于彼禊流 。祓秽河浒,张乐春畴。既停龙驾,亦泛凫舟。灵宫备矣,无待兹游。(南北朝·谢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》)


唐代,三月三日也是上至皇家,下及平民,都十分重视的节日,这从下列唐诗可以看出:






长乐(宫殿名)青门(长安城东南门)外,宜春(宫殿名)小苑东。楼开万井(千家万户)上,辇过百花中。画(船)仙妓对歌舞曼妙的乐妓的美称,金貂(侍从贵臣)列上公。清歌邀落日,妙舞向春风。渭水明秦甸,黄山入汉宫。君王来祓禊,灞(长安两条河流名)亦朝宗。(唐·王维《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》)

禊饮寻春有馀深情婉婉双鱼(指书信)同心齐体如身到,临水烦君便祓除。(权德舆《上巳日贡院赠内》)


杜甫著名的《丽人行》意在婉讽皇家贵戚的骄纵豪奢与荒淫,却使我们从中获得了关于皇家贵族上巳活动的感性认识:




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,肌理细腻骨肉匀。绣罗衣裳照暮春,蹙金孔雀银麒麟。头上何所有,翠微叶垂鬓唇。背后何所见,珠压(即裙带)稳称身。就中云幕椒房亲(指皇帝的姻亲),赐名大国虢与秦(指杨贵妃的姐妹虢国夫人与秦国夫人)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素鳞犀箸(用犀角做成的筷子)厌饫(吃腻了)久未下,銮刀缕切纷纶黄门(宦者)不动尘,御厨络绎送八珍。箫鼓哀吟感鬼神,宾从杂要津。后来鞍马何逡巡,当轩下马入锦茵。杨花雪落覆白,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(指杨国忠)嗔。




宋代巳日祓禊风俗更盛,无论皇家、平民都十分隆重,如诗词所写:

 

随意杯盘虽草草,酒美梅酸,恰称人怀抱。醉里插花花莫笑,可怜春似人将老。(李清照《蝶恋花·上巳召亲族》)

 

曲水流觞,赏心乐事良辰。今几千年,风流禊事如新。明眸皓齿,看江头有女如云。折花归去,绮罗陌上芳尘。    丝竹纷纷,杨花飞鸟衔巾。争似群贤,茂林修竹兰亭。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清欢去了,不如留住青春。(辛弃疾《新荷叶·上巳日》) 


  

宋以后亦复如此:





禊饮湖亭上,临流自祓衣。闰留春事晚,风打酒船稀。(·张翥《上除日南山莲社期忏偕伯清昆季还饮南园》)

 

    暖日风雩(在舞雩台吹风,用《论语》典故,见后)好,晴江祓禊过。径穿花底窄,春向水边多。艳羞桃李,轻躯称绮罗。髻摇金婀娜,鞍覆锦盘陀(鞍垫)。曲浪留纹羽,峨峰进紫驼用驼峰作成的珍贵菜肴。游人倾巷陌,啼鸟避笙歌。坐障阴围柳,行茵软藉莎。漱酣香泛渚,涤器腻浮波。富贵唐天宝,风流晋永和。暮归车马闹,珠翠落平坡。(明·杨基《上巳》)

 

 


游春欢会


水滨祓禊的仪式规模十分盛大,参加者冠盖如云,车马骈阗,“窈窕淑女美胜艳”“妃戴翡翠珥明珠”,热闹非凡。暮春季节,天气晴和,草长鸟飞,杂花生树,人们齐集水滨祓禊,是一场变相的春游。演变到后世,春游踏青游乐欢会成为上巳风俗的主体,祓禊仪式反而退居次要地位。从下面刘孝绰《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》可以看出,南北朝举行水滨祓禊时已有了“妍歌”“妙舞”“九成”(《箫韶》一类的大型音乐)“百戏”(各种乐舞杂技)之类的演出,上巳已经演变成了古代中国的“嘉年华”:

 

三阳暮,元巳初……羽觞环阶转,清澜傍席疏。妍歌嘹亮妙舞复纡馀。九成变丝竹,百戏起龙鱼。

 

上巳春游之俗早在《论语》中已有记载:“莫(同暮)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(杨伯峻译文:“暮春三月,春天衣服都穿定了,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,六七个小孩,在沂水旁边洗洗澡,在舞雩台上吹吹风,一路唱歌,一路走回来”)(《论语·先进》)这大约是写上巳春游的最早的文字,“浴沂”“舞雩”“风”成为后世上巳诗歌常用之典,如:

朋从自远至,童冠八九人。追好舞雩庭,拟迹洙泗滨。(晋·张华《上巳篇》)

何如咏沂水,春服舞雩。(宋·司马光《上巳日与太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》)

风雩三月初三日,禊事宣和胜永和。(宋·刘旦《上巳谢王丰父惠酒》)

禊饮逢元巳,春游盛舞雩。(宋·杨亿《上巳玉津园赐宴》)

今日已成曾点服舞雩风里带春归(宋·邵棠上巳散步汇东

消摇千载后,尚有浴沂意。(宋·刘克庄《上巳与二客游水月洞分韵得事字》)

畴昔舞雩咏,千秋虞氏琴。(明·方孝孺《上巳约友登南楼》)

暖日风雩好,晴江祓禊过。(明·杨基《上巳》)

浴沂每慕吾与点,展帖不殊亭是兰。(清·弘历《上巳日作》)

 



 


水滨祓禊逐渐演变为游春,富贵人家常常于水滨设宴张乐,恣意游乐。西晋阮修有《上巳会诗》记此风俗:

 

三春之季,岁惟嘉时。灵雨既零,风以散之。英华扇耀,翔鸟群嬉。澄澄绿水,澹澹其波。修岸逶迤,长川相过。聊且逍遥,其乐如何。坐此修筵,临波素流。嘉肴既设,举爵献酬。弹筝弄琴,新声上浮。不有七德,知者所娱。清濑瀺灂菱葭芬敷。沈此芳钩,引彼潜鱼。委饵芳美,君子戒诸。瀺灂 chán zhuó 石在水中出没之貌

 

此类诗歌宋代颇多,如:

 

暮春祓禊集簪裾(显贵),锡燕(赐宴)昆明(池名)咏乐胥(喜乐)。宝马骁腾随鼓吹,彩舟曼衍(连绵不断)戏龙鱼。(李纲《上巳日》)

艳阳时序。向祓禊芳辰,登临仙府。碧水澄虚,修篁耸翠,夹径蕙兰香吐。春晚巧莺声碎,风卷飞红无数。凝望处,见桑村麦陇,竹溪烟浦。    欢聚。须信道,游宦东西,易得成离阻。北海开尊,东山乘兴,四乐偷闲赢取。棋战新来常胜,诗瘦只因吟苦。心湛静,笑白云多事,等闲为雨。(曹冠《喜迁莺·上巳游涵碧》)


清人曹鉴平所作《长安上巳篇》更有极为细腻的描述,是清代上巳春游的宝贵史料,有兴趣者不妨耐心一读:


 

 

二月驱车到燕市(代指长安),又见春光逢上巳。氤氲细雨度轻风,吹遍郊原桃与李。桃李芳菲三月时,千门烟锁绿杨枝。夹道朱楼回绣毂(用刺绣装饰的豪华车辆),良辰祓禊泛金卮(酒杯)。金卮绣毂青油幕(青油涂饰的帐幕),层城日出歌钟作。象管(笛)银筝不暂停,驼峰翠釜纷相错。多少游人策紫骝,芳郊十里暖烟浮。蹀躞dié xiè佩戴上的饰物)锦鞯锦制的衬托马鞍的坐垫kē zā,周匝环绕,葳蕤步障擘箜篌。兰皋(长兰草的涯岸)迤逦花如霰,乳燕呢喃散青甸(绿色郊野)。迟迟晴日丽西山,剪剪春风临上苑。西山上苑盛繁华,碧草芋绵罩落霞。卫霍(汉代大将军卫青与霍去病。借指高级武官)争持百宝扇,金张(汉代大臣金日、张安世,代指显宦竞拥六萌车古代妇女所乘的一种车。人生富贵何能测,及时行乐谁人识。当歌对酒不尽欢,屈首蓬蒿亦何益。此日风光政艳阳,此时游冶政徜徉。钗拖赤凤盘乌髻,裙染鹅黄堕马妆。只恐韶华不久待,如云车骑一朝改。日斜难返鲁阳戈,万古惟留明月在。明月依然照绮筵,酣歌谁似永和年。欲采芳兰隔江水,越树燕云各一天。来潦倒长安陌,矫首君门迷咫尺。平津阁上每辞宾,楼船帐中无揖客。匹马行将去帝京,漫天飞絮送归程。计到江南春色尽,满庭新绿乱啼莺。 


 

这个欢乐的节日,给青年男女创造了谈情说爱的好机会。春秋时期的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》就歌咏了这欢乐的一幕:

 

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士与女,方秉(jiān,兰草)兮。女曰:“观乎?”士曰:“既且(cú,同徂,往)。”“且(再)往观乎!”洧之外,洵(确实)宽阔且乐。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(xuè开玩笑),赠之以勺药。

(大意:溱水啊,洧水啊,解冻后绿波荡漾啊。少男和少女,都手拿兰草啊。姑娘说:“一起去看看吧?”小伙说:“已经去过了。”姑娘又说:“再去一次嘛。”洧水那边真是又宽阔又快乐啊!少男少女们互相戏谑调笑,互相赠送芍药暗示定约。)

 

《韩诗》曰:“郑国之俗,三月上巳,之溱、洧两水之上,招魂续魄,秉兰草,祓除不祥。故诗人愿与所说(悦)者往观也。”

这种风俗直到清代仍然存在,如清人姚甡《修禊行》所写:

 

妾家旧住章华里,含情日日飘罗绮。祓禊来游洧水浔(水边),春风摇荡采兰心。盈盈皓腕临清渚,水光掩映霓裳举。弄态输情妾自知,眼波迭送郎应许。红日西沉起暮霞,可怜催度七香车。郎行若道东门远,辜负晴川芍药花。 


曲水流觞


对青年男女来讲,上巳是春游狂欢的节日,对文人墨客来讲,上巳则是曲水流觞、雅集赋诗的日子。曲水流觞之俗也来源甚古,唐代徐坚《初学记》引《续齐谐记》云:“昔周公卜成洛邑,因流水以泛酒,故逸诗云:‘羽觞随波流。’又,秦昭王三月上巳置酒河曲,有金人自东而出,奉水心剑,曰:‘令君制有西夏。’及秦霸诸侯,乃因其处立为曲水祠。两汉相沿,皆为盛集。”

至晋以后,曲水流觞成为文人雅集的韵事。曲水是弯曲的水渠,流觞是在水渠中顺流而下的酒杯。聚会时,参与者依次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,将特制的酒杯(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)置于上游,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,酒杯漂到谁的跟前,谁就取杯饮酒并赋诗一首。如此循环往复,直到尽兴为止。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上巳雅集是东晋王羲之等人的兰亭之会。东晋永和九年353年)三月三日,王羲之邀名士谢安、孙绰、许询、支遁等42绍兴城外的兰亭举行“曲水流觞”活动,并各赋诗二首。后来王羲之将所得之诗编为一辑,名曰《兰亭集》,并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,这就是举世闻名的《兰亭集序》。《兰亭集序》记此事云:

 

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急湍,映带左右。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……


 

从此以后,上巳之日,邀集文友雅集成为惯例,而兰亭雅集则成为常用之典。有的隐括《兰亭集序》,如宋代方岳《沁园春·隐括兰亭序汪彊仲大卿禊饮水西,令妓歌兰亭,皆不能,乃为以平仄度此曲,俾歌之》词:

 

岁在永和,癸丑暮春,修禊兰亭。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清流湍激,映带山阴。曲水流觞,群贤毕至,是日风和天气清。亦足以,供一觞一咏,畅叙幽情。    悲夫一世之人。或放浪形骸遇所欣。虽快然自足,终期于尽,老之将至,后视犹今。随事情迁,所之既倦,俯仰之间迹已陈。兴怀也,将后之览者,有感斯文。

 

有的引用兰亭雅集之典实。如:

年来曲水竞流觞,元巳夫君(友人)访草堂。波撼石麟杯(jiǎ酒杯)乱,风翻花片笑谈香。哦松唐博陵崔斯立为蓝田县丞,官署内庭中有松、竹、老槐,斯立常在二松间吟哦诗文,后因以“哦松”谓担任县丞或代指县丞适意清篇富,闭户端忧(闲愁,深忧)白日长。更约来年春好处,重来相与醉沧浪。(宋·喻良能《彦礼知丞上巳过访流觞于爱山之曲水》)

杖履追欢赋遂初晋代孙绰作《遂初赋》,表达乐于隐居生活,后因以“赋《遂初》”借指辞官隐居,酒饼犹自挂架车。雨晴山鸟能呼客,风暖林花亦启予。曲水流觞诗欲就,茂林修事非虚。只今四海兵戈偃,好觅人间种树书。(明·侯祖德《上巳山中喜晴》)

如此临文共可传,气清应信永和年流觞接席凭虚槛,曲水依城系画船。晴散香花作雨,节当寒食柳如烟。谁言兰亭胜,得似明妆醉谪仙。(明·黎遂球《三月三日同诸公社集南园褉祓即席限韵》)

任公(梁启操号任公)囊被放汉·王吉父子,皆好车马衣服,其自奉养极为鲜明,及迁徙去处,无蓄积馀财,所载不过囊衣而已。后用为居官不蓄财但善于自奉之典,星纪(泛指岁月)海外周。操简缀国论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、主张,木铎徇春遒(典出《书·胤征》:“每岁孟春,遒人以木铎徇于路。”。代谢(指新旧更迭交替之际,实指民国建立后的1913年始归国,翩若鹰下鞲。暮春值癸丑,遐想山阴游。西郊得名园,觞咏招胜流(名流)。梅发酒味冽,鸟和琴声柔。举杯酹西山,怃然怀灵修。黄竹去不返,愁云弥九州。惊魂瑶池宴,王母戴虎头。借问王右军,感慨犹此不。(清·严复《癸丑上巳梁任公集万生园,分韵流觞曲水四首》其一)


 

直到丁酉年(1957年),上巳文人雅集仍在进行,这有朱庸斋《烛影摇红·丁酉上巳修禊市楼赋答同席诸公》词可以为证:

 

 

昼雨才收,倚楼消领春如洗。百花从此各争妍,装点东风地。话到湔裙旧事。喜江山、如今信美。逢迎赓唱,报答升平,休悭文字。    

壮采奇思,出新原自推陈始。百年岭表号多才,应省深期意。莫负佳辰上巳。更相携、清尊共试。传杯隔座,未羡山阴,流觞曲水。 

 

兰亭雅集之后的另一次著名的雅集是唐代裴度等人的洛滨上巳会集,白居易、刘禹锡等都有诗记其盛况。现录白诗并序如下:



三月三日祓禊洛滨


      开成二年(837)三月三日,河南尹李待价以人和岁稔,

将禊于洛滨。前一日,启留守裴令公。令公明日召太子少傅

白居易,太子宾客萧籍、李仍叔、刘禹锡,前中书舍人郑居

中,国子司业裴恽,河南少尹李道枢,仓部郎中崔晋,司封

员外郎张可绩,驾部员外郎卢言,虞部员外郎苗愔,和州刺

史裴俦,湽州刺史裴洽,检校礼部员外郎杨鲁士,四门博士

谈弘謩等一十五人,合宴于舟中,由斗亭历魏堤,抵津桥,

登临泝沿。自晨及暮,簪组交映,歌笑间发,前水嬉而后妓

乐,左笔砚而右壶觞,望之若仙,观者如堵,尽风光之赏,

极游泛之娱,美景良辰、赏心乐事,尽得于今日矣。若不记

录,谓洛无人。晋公首赋一章,铿然玉振,顾谓四座,继而

和之。居易举酒抽毫,奉十二韵以献。


三月草萋萋,黄莺歇又啼。

柳桥晴有絮,沙路润无泥。

禊事修初半,游人到欲齐。

金钿耀桃李,丝管骇凫鹥。

转岸回船尾,临流簇马蹄。

闹翻扬子渡,蹋破魏王堤。

妓接谢公宴,诗陪荀令题。

舟同李膺泛,醴为穆生携。

水引春心荡,花牵醉眼迷。

尘街从鼓动,烟树任鸦栖。

舞急红腰軟,歌迟翠黛低。

夜归何用烛,新月凤楼西。

 

 

除上述水滨祓禊、游春欢会、曲水流觞三大风俗之外,有些地方上巳还流行“油花卜”的风俗,即上巳节以油点水占卜。 五代张泌《妆楼记·油花卜》记载:“池阳上巳日,妇女以花点油,祝而洒之水中,若成龙凤花卉之状,则吉,谓之油花卜” 宋洪迈《夷贤三志己·萧县陶匠》记载:“萧沛土俗,多以上巳节集郊野,倾油於溪水不流之处,用占一岁休咎,目曰油花卜。”这种习俗也未被古诗遗漏,如·沈纫兰褉日怀黄皆令却寄

散芳沼,踏青腻红缡。洛阳油花卜,开元扑蝶戏。兰亭聚昔贤,文士(shàn ,铺张华辞。昂首云中锦,惠我曲水诗。


 

以上所说修禊之事皆于三月上巳(魏以后定在三月三日)举行,因此称为“春禊”。隋·江总有《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》:“上巳娱春禊,芳辰喜月离。”唐·王维有《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》:“故事修春禊,新宫展豫游。”

除春禊外,又有于农历七月十四日举行的秋禊。《艺文类聚》六一三国魏刘桢《鲁都赋》:“素秋二七,天汉指隅,人胥祓禳,国于水嬉。”说明汉末已行七月十四日的秋禊。下举明代范景文《和秋禊六首》序及其五于下。序云:

张济美于七月望前一日,集同社十有七人会于日涉园之远香亭,仿兰亭故事为秋云。于时各有言咏图画成卷,足称旷游遐寄矣,乃复韵捡九佳,体衍六首,高情寄托,泠然善也。予韵其事,如数属和,殊愧续貂耳。


 

其五诗云:


春禊何如秋禊佳,时时觞咏可兴怀。鸿宾莺友谁调舌,殇寿彭夭我放骸。流水声凄弹绿绮(汉司马相如有琴名绿绮,为古代四大名琴之一)花风紧踏青鞋。凭将格外通疏意,探雪观莲总未乖。


 



 







——中华传统节日诗话系列——

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8:清明
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7:寒食
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6:社日
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5:花朝
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4:元宵
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:人日
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:元日
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:立春




欢迎阅读:


清明节•祭祖文


感谢关注,欢迎转发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